童莉茴心理

温州心理医生谈|“我对活着失去了信心。”——学霸的心灵故事

by童莉茴心理咨询中心(w:tonglihui88)





今天分享的是一个关于初三学霸的故事。

 

小编请他给自己取个名字,他说,可以叫他李明。

这是一个英语教材里出现的角色的名字。这个角色聪明好学,成绩优秀,和所有人打成一片,团结友爱,乐于助人,所有人都爱他——这是今天的主人公李明渴望达到的生命状态。

 

让李明回望过去,他说人生是晦暗的。

面对不那么和睦的家庭关系,错综复杂的校园生活,以及永远都到不了尽头的学习组成了他的‘压力山大’。每当情绪上来的时候,李明会选择自残来发泄情绪,他说:“我对活着失去了信心。”<这个孩子的症状是焦虑伴随抑郁状态>

 

我们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李明,李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。

李明的成绩非常优秀,从小学开始就一直维持着班级的前三名,初中更是考进某重点高中的竞赛班。李明是个独立性很强的孩子,他会规划自己的生活,尽可能自己安排每天需要做的事。在李明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可以说是非常轻松的。

可能有人会问:李明这样优秀,又事怎么来到心理咨询中心的呢?

 

咨询是孩子自己要求的。从去年开始,李明觉得自己的记忆力、注意力一直在下降,学习上很吃力。尽管如此,李明依旧每天通下苦功去努力,辛苦的维持着自己在班级里的名次。最近数周,李明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对劲,头痛、胸闷、失眠这样的症状在他进入初中时就已经出现了,但是最近症状更加严重,身体莫名其妙的发抖。<这里孩子出现了焦虑伴随的躯体化反应>

 

李明悄悄去医院挂了心理科,医师让他做了心理量表,测出来结果并不理想。焦虑、抑郁,医生建议吃药,但是李明拒绝了。李明非常清楚抑郁症是什么,也明白服用药物会带来怎样的状态。李明思索再三,决定向父母求助。一个乖顺的孩子突然提出看心理医生的要求,李明的母亲非常着急,她在电话里语气迫切,情绪波动很大。于是中心的工作人员帮李明安排了最近的咨询。

 

李明和他的父母如约而至。来到咨询室里,李明崩溃大哭,难以自控,他面对咨询师深切的表达了自己的恐惧,他说他知道自己的情况,很害怕自己要吃药,很害怕成为一个精神病人。

咨询师安抚了李明的情绪,当李明情绪稳定下来,进入到更深的状态后,咨询师问起李明焦虑的原因是什么?

李明说:“我的父母一定以为我的焦虑是学习引起的,学习占了一部分,但更多的,是家庭。”

 

李明说了很多,在他自由的把闷在心里的恐惧与担忧说出来的时候,他的状态越来越好。

他说自己在小学之前一直是由奶奶带大的,上了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。在父母身边没有住多久,他就到学校住校了。在住校的期间,睡眠质量很差,继而影响到第二天上学的状态。于是老师劝父母把孩子接回去。这段时间,李明表示是开心的,因为他可以住在家里。每当李明的状态稳定下来,父母就会想着把孩子送回学校住校,李明在校的状态不好,又接回家去。这样依次反复了两次,父母才打消了住校的念头,孩子在家的期间,外婆会来帮忙照顾。

 

整个的沟通过程中,李明侃侃而谈,思维逻辑严谨,可想而知李明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,承受了很多,他的心智发展非常成熟,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李明的‘爱的能力’非常强烈。但是与此同时,现实中,李明和身边的关系并不紧密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极端,一方面李明非常爱自己的父母,渴望父母相爱,另一方面他又与父母充斥着疏离感。

当咨询师邀请妈妈进入咨询室的时候,李明选择了拒绝,表示妈妈在,自己说不出来。

 

在之后的咨询中,咨询师使用了咨询技术,帮助李明深入到潜意识层。

在李明的世界里,我们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。

 

李明的成长经历大致分成几块,最值得说的,就是爱的承担。

李明是个家族感强烈的人,他爱他的家族,爸爸、妈妈,爷爷、奶奶,外公、外婆……孩子的外婆患病自杀身亡,孩子认为这是外婆得了抑郁症,而死亡的结果中有他的责任。

小学的后期,外婆经常代替爸爸妈妈来照顾李明,李明有很多时间会和外婆在一起,他看到外公外婆的生活常常处在争吵之中。外公长年累月不在家里,见面就吵架,吵完架就离家出走,一去又是很久、很久……事情发生在一次争吵后,外公照常愤起离家,而这一次,长年累月承受病痛的外婆没有像平时那样选择沉默忍受,而是独自回到房间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 

说到这里,李明戛然而止,他的表情很镇定,就像在讲一个故事,随即他又提起了自己的奶奶和爷爷。李明说,爷爷奶奶的婚姻生活也不好,奶奶非常坚强,自从外婆去世后,李明在见到类似的情况时会忍不住开口打抱不平,而这种行为极容易激怒争吵的另一方。李明很想爱到奶奶,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所有的大人、包括奶奶,都在告诉他,“这个事情你不要管,这是大人的事情,你回去读书就行了。”

 

 

最后,李明讲述了他最近的担忧。爸爸和妈妈的关系。

李明非常的爱爸爸妈妈。他知道爸爸妈妈的命运里承受了许多许多,尤其是妈妈,爸爸在年轻的时候出过很多状况,一直是妈妈沉默的承担了下来。李明很希望妈妈能够活出来,真正的开心。这样的命运他已经在奶奶身上看到过了,她很担心妈妈会重蹈覆辙。李明试图鼓励妈妈为自己而活,他看到现在这个家庭当中,经济水平比过去要好很多,但是妈妈还是无法活的自由自在,经常会被现实的捆绑,很有压力。李明在意识里表现出了一个渴望,渴望妈妈的生命可以超越物质上的幸福。

与此同时,李明也担心爸爸身体,认为爸爸有三高但是会酗酒,这时候,李明对爸爸的生命安全的担忧会超过对妈妈的担忧。

 

借由咨询技术,我们看到李明不管是对父母的生命状态,还是对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的生命状态都有个强烈的渴望。

但是,李明的渴望一直得不到回应,这时候,他就抑郁了、焦虑了,他的身体开始替他表达这些痛苦、这些不满足。

 

李明的病呈现的是一个时代、一个家族的命运。正因为李明的生命很通透、敏感,所以他很容易感知奶奶的痛苦、外婆的痛苦,他也为自己不能和父母的心贴在一起而痛苦。

大人总是自以为是,觉得孩子只需要读书、管好自己就可以,殊不知,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连系在一起,就像立在同一片土地的树根会彼此纠缠一样,谁也无法独活。

 

 

李明默默的承受着,他敏感到这就是家族的命运,并且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打破它,比如他的确很认真的读书,将希望寄予读书中。这时候,又一件事发生了。父母顺应政策,又要了一胎。

李明表示在和父母的关系中,他和父母的关系没有那么亲昵。相对的,他觉得弟弟跟爸爸妈妈的关系更像是一家人,他时常会有自己融不进去的感觉,这个感觉很难受。另一方面,因为从小是奶奶带着长大,李明习惯了自觉与自律,从小很少表现出依赖母亲,这时的他与父母的关系更加冷漠。

 

而当下李明的病症呈现,会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状态。李明退行到小时候,他忍不住渴望母亲陪伴的念头,他会像弟弟一样去乞求妈妈抱抱自己;去偷偷地打压弟弟,嫉妒他;在家里发脾气,渴望家里人重视他;唯有这样,才可以疗愈自己。

 

了解了这些,咨询师用技术引导李明看到情绪背后的爱与渴望,帮助李明融合情绪,接纳自己。这个过程当中,李明在现实层面也开始愿意慢慢的来接纳母亲,从一开始不愿意让父母带在咨询室里,到后面开始愿意去了解父母。

 

再有一次咨询中,李明主动打开门请妈妈进入咨询室,主动配合咨询师的家庭治疗,拥抱妈妈,跟妈妈流动爱。李明的状态也越来越好,重回学校去完成他的使命。

 

我们见证这个变化,也很深的体会到:焦虑跟抑郁背后,是生命对爱的渴望。

 

 

很多时候,身体上的疾病表现是一个提醒,提醒你要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,有情绪理所当然,我们也并不把情绪归类为疾病,而是说,情绪是一个提醒、恩典。当我们面对这份情绪问题时,那些影响到我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的问题自然消弭。

 

——渴望所有的家庭可以更幸福;渴望我们所有的孩子们可以跟父母更自由地流动爱;渴望我们的父母来更懂生命,更正确的爱到孩子。

 


评论

热度(14)